上网的“大坑”,您能安全避开吗?

天津长宽  2021-02-07 11:58  172


由我国首个《公众网络安全意识调查报告》显示,有很多上网安全的“坑”隐匿在我们身边,从账号密码到网上支付,对照一下,你的上网习惯安全吗?
17.05%网民“从不更换”账号密码
QQ、微信、邮箱、支付宝……网络世界里,密码是守护公众上网安全的第一道大门。但是,你的密码真的可靠吗?
此次调查中,定期更换密码的被调查网民仅占18.36%,遇到问题才更换密码的占64.59%,甚至有17.05%的被调查网民从不更换密码。而60岁以上的网民中,从不更换密码的比例最高,占到85.49%。“多账户使用同一密码”,也在加剧你的密码安全隐患。《报告》显示,75.93%的被调查网民存在上述情况,青少年网民中这一情况更高达82.39%。“多账户使用同一密码,更容易遭受黑客攻击,因为黑客可通过防御性较弱的网站获取密码信息,再登录到个人邮箱、网游等账户中进行信息窃取。”在所有年龄段中,青少年网民使用生日、电话号码或姓名全拼作为密码的比例最高,达49.58%;而使用000000或111111等重复数字作为密码的,则主要为60岁以上的被调查网民,比例为27.68%。“密码和口令就像手里拿着的门钥匙,谁有这个钥匙,就能进这个大门。”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副主任陈晓桦说,如果口令、密码保护不好,个人的财产信息、社交活动、隐私都可能受到影响。
因此建议大家,邮箱、QQ等各个账户,不要使用同样的密码;在设置密码时,也一定要保证适当的复杂度和长度。“比如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加上数字、再加上键盘上的其他符号‘相互交叉组合’,也可以用一段自己熟悉的话的拼音作为密码,或者加上大小写等。”
85.13%网民“直接同意”用户协议
除密码外,服务商提供的用户协议,也可能让你“掉坑里”。一些网民在网站注册或安装软件时,不认真阅读用户协议,盲目选择“同意”。这种作法有可能让你的个人信息泄露,使你遭受电话骚扰、经济甚至名誉损失。用户协议是有法律效应的,签署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。“有时,一些协议要求你填写过多的信息,就需要考虑清楚是否签署。”一些协议还会要求提供一些隐私信息,如银行卡号、身份证号等,也要仔细分辨是否可靠。
38.96%网民用无密码WiFi网上支付
如今,很多人到哪,都先问有没有WiFi。殊不知,公共免费WiFi的安全性低,很容易导致个人信息的泄露。此次调查显示,被调查网民随意连接公共免费WiFi的比例,高达80.21%。现在,很多公共场所都提供WiFi,有些还是没有密码的,可以随意接入。但在使用这些公共WiFi的过程中,如果涉及到输入一些个人信息,比如登录邮箱等,信息流经它的服务器,就有可能被留存,造成个人信息的泄露。“在这种环境下使用支付宝、微信支付等应用,无异于将账户及密码信息‘送给别人’。”因此,在使用公共场所的WiFi时,尽可能不要涉及需要使用账号和密码的信息,以减少上网风险。
55.18%网民遇到过网络诈骗
网络上还有一个典型的“坑”,是各类中奖信息。这些中奖信息,除了可能是诈骗信息外,还有可能是通过恶意链接搜集个人信息,以作他用,甚至会形成持续性的信息泄露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,这类诈骗事件日益增多。《报告》显示,遇到过网络诈骗的被调查者高达55.18%。然而,与高受骗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被骗后的处理情况却不容乐观。
 
更为遗憾的是,我国网民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知识也比较匮乏。此次调查结果显示,熟悉我国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被调查者仅为9.05%,“了解一点”的占42.73%,“不了解”的则高达48.22%。其中,60岁以上的被调查网民不了解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比例最高,达79.44%。我国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知识普及还任重道远。
36.96%网民二维扫码“太随意”
在地铁橱窗、广告单页、饭店桌台、报刊杂志上,二维码随处可见。二维码在方便了公众生活的同时,也被很多不法分子盯上——比如,扫描之后,手机会被植入木马或恶意程序,一些手机病毒、恶意程序也可能借助二维码进行传播。
 
在扫二维码前,一定要有风险意识,仔细辨别是否来自正规渠道。此外,政府相关部门也可以对二维码建立一些标准,确保其可信度。安全厂商也可以开发一些工具,用以检测二维码的安全性。”
49.22%手机网民下载应用“不正规”
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,我国手机网民的数量急速增长。《报告》分析称,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下载的手机软件,往往很难判别是否安全,而他人推荐链接下载软件的行为,就更容易招致病毒、木马侵袭。
不论是PC端还是移动端,应用程序都是不法分子的目标,例如利用假冒的应用程序植入病毒、窃取信息等。在下载互联网应用的时候,一定要选择正规网站,并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。